窯口
-
窯口
- [ 窯口 ]相關文章熱門排行榜:
-
[景德鎮] 景德鎮窯系瓷器特征的鑒別
江西景德鎮在五代時就已燒制青瓷,北宋以后發明燒造影青瓷,所謂影青瓷,即是由青瓷向白瓷過渡的瓷器,如青白瓷、隱青瓷、罩青瓷等,其釉色近白,只在積釉處顯出湖綠色的青色,青色常在若有若無之間。...
瓷器 [ 476人喜歡 ] -
[吉州窯] 吉州窯瓷器特征的鑒別
吉州窯在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,宋元豐年間瓷業興旺,集市繁榮,所產瓷器銷往全國各地,聲譽較高,因其隸屬吉州,故名吉州窯。...
瓷器 [ 466人喜歡 ] -
[耀州窯] 耀州窯瓷器特征的鑒別
耀州窯在今陜西銅川黃堡鎮立地坡和上店村。從唐代開始就燒制青瓷,到北宋已達到極盛時期,并燒制過貢瓷。金、元時期逐漸走向衰敗。耀州窯瓷器影響到全國各地,如廣州的西村窯、江西的吉州窯、河南的汝州窯等。...
瓷器 [ 914人喜歡 ] -
[磁州窯] 磁州窯瓷器特征的鑒別
磁州窯是中國北方一個較大的民窯,其產品很受人民群眾的歡迎,由此形成了以磁州窯為主體的體系,影響到河南許多縣,以及周邊地區的山西、陜西、山東、江西等地。...
瓷器 [ 953人喜歡 ] -
[定窯] 定瓷特征的鑒別
曲陽縣宋屬定州,唐代的曲陽窯發展到宋代,名聲大震,有學者建議將曲陽窯定為“唐定窯”較為恰當。北宋后期曾燒制御用瓷,屬官窯。...
[ 343人喜歡 ] -
[哥窯] 哥瓷特征的鑒別
哥窯,不是地名的代稱。宋代,在浙江龍泉縣有兄弟二人,在此燒制瓷器都取得了成功。長兄在琉田燒的瓷器稱為哥窯,小弟在龍泉燒的瓷器稱為弟窯,也稱章窯。二窯皆民窯之巨擘,足與官窯相抗,被列為我國五大名窯之一,進貢宮廷使用的名瓷。...
孫瀛洲 [ 3281人喜歡 ] -
[官窯] 官瓷特征的鑒別
宋代皇帝都喜愛瓷,當年宋徽宗于汴京(今河南開封)自置窯燒造瓷器,稱為官窯。由于燒造時間短,產品少,留傳下來的就更是稀世珍寶。...
[ 162人喜歡 ] -
[汝窯] 汝瓷特征的鑒別
汝瓷產于河南臨汝縣(汝州)而得名。1980年之前,在臨汝境內發掘了幾十處宋代窯址,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汝瓷,但都是民窯燒制的。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寶豐縣清涼寺汝窯址進行發掘,出土了大量的汝瓷實物標本和窯具,其中20余件屬于典型...
[ 978人喜歡 ] -
[鈞窯] 鈞瓷特征的鑒別
鈞瓷,也可寫做“均瓷”。主要產于禹縣之均臺,宋稱均州。宋初于此設窯燒造,故名均窯。宋代晚期,成為專為宮廷燒制官瓷的基地。...
[ 368人喜歡 ] -
[龍泉窯] 龍泉窯瓷器特征的鑒別
龍泉窯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龍泉縣境內。屬南方青瓷系統,是北宋時期受越窯影響繼之而起的著名民間窯場。其始于五代,盛于南宋,衰落于明代。...
瓷器 [ 906人喜歡 ]